迷糊又无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四库书小说网www.allprovideo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对于张松越能答应此事,冯一博其实并不意外。

身为前大魏内阁首辅,他比谁都清楚大魏的真实情况。

从景顺帝登极,君臣俩就像两个修补匠一样,齐心协力的在天泰帝的掣肘下,努力维持着大魏表面的稳定。

然而,就在彻底摆脱天泰帝之时,却传来景顺帝身死的消息。

这让张松越如何能够承受?

受到极大打击的他,一股热血直冲头顶。

最终,君臣二人落得一死一废。

而冯一博就是拿准了,张松越病情稍有好转之后,在这样的巨大落差之下,心中必定还有不甘。

他让刘正过去劝说,就是以刘正的人品让张家安心。

同时,也是在给张松越一个台阶。

张松越此前的稳健,是十几年来的惯性使然。

上面的天泰帝犹如达摩利斯之剑悬在头顶,让他和景顺帝都不敢有太大的动作。

但习惯归习惯,不代表他不知道变法的好处。

他和陈勤之共事多年,自然知道陈勤之本就有改革之意,也知道陈勤之和他一样,一直在等待机会。

如今他卧病在床,已经没了机会。

而陈勤之却恰恰等到了机会,既然他入主内阁,开启变法也是理所应当。

但变法之事在历朝历代也都有例可循。

成了,青史留名,中兴之臣。

败了,一样留名,遗臭万年。

张松越虽然觉得风险很大,可也不得不承认“摊丁入亩”的提案有成功的可能。

虽然冯一博的做法,在他看来有些自欺欺人之嫌。

到时候朝中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这是假托先帝遗志。

但张松越又不得不承认,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,获得大义的名份,将锅甩给已经凉了景顺帝。

常言道:人死为大。

何况死的还是皇帝。

先帝背锅的事,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,不差景顺帝一个。

张松越如今已经断绝仕途,彻底离开了朝堂。

说句不好听的,人走茶凉,再无半点影响力。

他不参与,这件事也有陈勤之来做。

而他与其中,唯一的风险就是被人扣上一顶“同党”的帽子。

可这样帽子对于一个混迹官场数十年,做过内阁首辅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乱世三国志

乱世三国志

尚正
魂穿三国刘虞之子刘和,无系统,风格偏向古文。历史感重!希望大家能喜欢,新手写作。有什么缺点,希望各位指正。
修仙 连载 76万字
明朝最真实科举

明朝最真实科举

清风川溪
单女主文、无系统、无空间、无异能,逻辑在线、智商在线的三无两线文,贴合明代历史,科举出仕,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大明朝! 青骢蹀躞上龙墀,天仗高悬万寿卮 日月光辉明玉树,云霞彩绚映瑶池 双旌乍下金门早,五色初开禁漏移 拜奏君恩深雨露,九成应见出彤旗 历经弘治之治,崛起于正德年间,北上击奴再现成化犁庭,东南拒倭再现巨舟横行。
修仙 连载 38万字